中亚林蛙

asiatica   Bedriaga
   

  112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 依据新疆伊犁、尼勒克和库尔勒(10雄、23雌)标本。
成体:雄蛙体长54mm,雌蛙体长53mm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319。头较窄扁,头宽略小于头长;吻端钝尖,突出于下唇;吻棱较明显,颊部甚倾斜;鼻孔在吻至眼中央,眼间距小于鼻间距和上眼睑宽;鼓膜圆形,其直径约为眼径的2/3;犁骨齿两小团,呈卵圆形,位于内鼻孔前缘连线之后方;舌卵圆形,后端缺刻较深。前肢适中,前臂及手长为体长的45%左右;指端钝圆;指长顺序为3、1、4、2,第一、第四指几乎等长;关节下瘤明显;无指基下瘤或不甚明显;掌突3个,内掌突大,外掌突窄长。后肢较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或眼后角,左、右跟部相遇或略重叠;胫长小于或等于体长之半,足比胫长;趾略扁而末段变窄,末端钝圆,第三、第五趾几乎等长;趾间蹼较发达,约为2/3蹼,外侧3趾间略超过半蹼,蹼缘缺刻较浅;外侧蹠间蹼几乎达蹠基部;关节下瘤小;内踱突短小而高,其长不及第一趾长之半,呈卵圆形,无外蹠突。
背部皮肤上疣粒明显,在两眼和背侧褶之间,有略排列成2纵行的长、短疣粒,有的在肩上背面有 “八” 形疣粒;背侧褶较宽厚,在颞部上方呈曲折状,然后直达胯部;颞褶细弱;口角后的颌腺明显;体侧光滑无疣,或仅有少许痣粒。腹面皮肤光滑,仅股后腹面及肛周围有小圆疣;内、外跗褶略显。 生活时背面棕褐色、灰褐色或土黄色,从头顶至体后端有一条较基色略浅的宽脊纹,围绕浅棕色或红色疣粒的大、小深褐色或黑色斑点沿脊纹两侧略排列成2纵行,其间还 散有小斑点;背侧褶色浅,多为棕黄色,其外侧缘有断续深褐色或黑色线纹;体侧有少 数分散的大、小深色斑点;从吻端沿吻棱下缘有深色细线纹;颞部有深色三角形斑;由 颊部经眼下方至颌腺色略浅,颌腺通常乳白色或棕黄色;唇缘色稍深,有不清晰的灰褐 色或灰色小斑点;四肢背面有深色横纹。腹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红色,腹后侧及股内外 侧常为浅红色。液浸标本背面为灰棕色或灰褐色,深色斑点仍清晰;腹面黄白色。
第二性征:雄蛙第一指上具灰色婚刺3团,基部2团大,在腹面略为分开但无明显 分界;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背、腹侧均有雄性线。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 本种颊部甚倾斜;背侧褶间有略排列成2纵行的长、短疣粒,体侧一般 无疣;外侧3趾间略超过半蹼,蹼缘缺刻略浅;内蹠突短而高,无外蹠突;背面有一宽 的纵行浅色脊纹;雄蛙第一指基部两大团婚垫在腹面分界不甚明显。

生物学

   生物学资料 该蛙生活在海拔700-1000m植被较好的沼泽地或河岸的水坑、水塘 及其附近,在绿洲的稻田或堰沟缓流处亦有其活动踪迹。繁殖期可能在3-4月,产卵于静水域内。4月下旬,在新疆伊宁市郊的一水塘中,曾见到具有后肢芽的蝌蚪。1978年3月26日,在尼勒克城郊的河岸草甸的水坑中,见到若干卵团,其中4个卵团的直径为10-12cm,每团含卵1025-1148粒,卵粒动物极为黑褐色,植物极为灰白色或灰棕色。3月28日采到孵化出的黑色小蝌蚪,全长约10mm。

海拔范围

该蛙生活在海拔700-1000m植被较好的沼泽地或河岸的水坑、水塘 及其附近,在绿洲的稻田或堰沟缓流处亦有其活动踪迹。

繁殖特征

繁殖期可能在3-4月,产卵于静水域内。4月下旬,在新疆伊宁市郊的一水塘中,曾见到具有后肢芽的蝌蚪。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新疆(伊宁、托克逊、焉耆、尼勒克、察布查尔、乌鲁木齐、若羌、库尔 勒、特克斯、玛纳斯)

分类讨论

讨论 Bedriaga(1898)将 Przewalsky中亚调查队采集的林蛙标本描述为欧洲林蛙 Rana temporaria时,对产于中国一个或几个地方的标本分别作为模式类型及变异类型予以记述,把变异类型定名为Rana temporaria var.asiatica。之后,Nikolsky(1914)将该变种提升为种级,即中亚林蛙Rana asiatica。Pope和Boring(1940)将本种归人R.temporaria chensinensis。周永恒(1983)将新疆伊犁河谷、库尔勒和博斯腾湖的标本记载为欧洲林蛙 R.temporaria。费梁等在《中国两栖动物检索》(1990c)-韦中将其订正为中亚林蛙R,asiatica;叶昌媛和费梁(1994c)阐明了订正该种名的理由。
   此外,由Bedriaga(1898)书中的第17、26、27页关于标本及其比较表和图版1(4)记载,可知本种的模式标本为全模标本,共有22只,其标本号为928-930号,共计9只标本(4雄、2雌和3幼),均采自鄂尔多斯(内蒙古河套地区内);1056号、1063号和1257号,分别采于新疆天山的巩乃斯河、伊犁河上游和伊宁,共计5只标本(2雄、2雌和l幼);1501号采自 “甘肃” 黄河上游一支流——巴戛戈尔赤河,即系现青海兴海内的大河坝河,共计有8只标本(1雄、2雌和5蝌蚪)。经过多年来的调查和研究证实,中亚林蛙在中国境内目前已知分布区仅限于新疆,而内蒙古河套地区和青海各地原记载的标本应分别为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或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因此,中亚林蛙的模式标本应为1056号、1063号和1257号(共5只标本),而不应包括928-930号和1501号,模式标本产地仅限定于 “中国新疆天山的巩乃斯河、伊犁河上游和伊宁” 是恰当的。